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学校概况 > 校规校训

校规校训

发表日期:2017-01-10  来源:   作者:
 

一. 何为家

二. “家”言佳语

三. 我爱我家

  家是忙碌中的驿站,风雨中的港湾。每个人的家都是一个和睦与温馨的地方。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。在中国人的意识里,"家"是至高无上的一个词,有着深刻和崇高的含义。家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,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,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,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。我们是中国人,受中国文化的熏陶,家是我们心灵的血脉,是我们生命的根。请你读完我们的材料并认真思考:“家”从何而来?“家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支撑与关怀?作为家里的一份子,你是如何爱家的? 

一、何为家

说文解字

  这是甲骨文的“家”字,从宀从豕,“豕”即为猪。古猪舍与房屋相似,字象猪居于圈中之形。借用人所居之处为家室。《诗•小雅•采薇》:“靡室靡家,*狁之故。”[327]《说文》:“家,居也。从宀,*省声。*古文家。”

  “家”是个会意字,在上古人们的牧业是从养猪开始的,可见猪对人的重要。“家”的本义即家庭。《韩非子显学》:“儒者破家而葬,服丧三年。”这是说:儒家主张倾家荡产举行丧礼,守孝三年。“家”字有时也作谦称,如和外人谈起自己家中的长辈,则称家兄、家父等。

二、家言家语

 ★ “家”的名言警句 

○家园,世界的乐园(德国) 

○鸟自爱巢人爱家(英国) 

○别人的金窝银窝,不如自己的草窝 

○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(英国) 

○对于亚当而言,天堂是他的家;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,家是他们的天堂(伏泰) 

○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,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---(威•斯汤福德) 


文学品读

 

乡   愁(余光中)

小时侯

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

我在这头

母亲在那头

长大后

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 

我在这头 

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

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

我在外头

母亲在里头

而现在

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

我在这头


阅读感悟 

  游子少时离家,凭书信宽慰乡愁;游子与新娘各自在水一方,只能用船只替代鹊桥;游子飘零在外,遥望大陆,过其门而不得入;“浅浅”修饰的“海峡”,说明海峡不是阻碍两岸的障碍,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。


 乡色酒(舒兰 台湾) 

三十年前 

你从柳树梢望我 

我正年少 

你圆 

人也圆 

三十年后 

你是一杯乡色酒 

我从椰树林望你 

你满  

乡愁也满

 

阅读感悟 

  这首诗篇幅不长,但表现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,以望月为契机,浓缩了三十年人事的变迁。从“你……望我”到“我……望你”,这种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,表明两次赏月的心情迥然不同。这首诗表现了难解的乡愁,用“乡色酒”来比喻三十年后的月亮,诗人寄情于酒,强烈地抒发了浓浓的乡愁。 乡愁是一湾举一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。


三、我爱我家


1.巴金爱家的故事

 

“我是一个最大的温情主义者”

  说到“家”,巴金曾这样形容自己———“我是一个最大的温情主义者”。在外人眼中,巴金是一个伟大的作家,但是在家里,他却是一个普通的人,他是小林和小棠的父亲,还是端端的外公。他对他们的爱,与常人是那样相似,但似乎又迥然不同。

  对女儿细致入微

  上世纪70年代初,李小林正面临工作分配。在致好友王仰晨的信中,巴金竟有20封之多提到了小林的事情,从小林要分配了,到快了、有眉目了、肯定会的,再到准备去杭州了、在杭州的情况等,每一点进展、每一个细节,都要向老友汇报。巴金对女儿的事情,何等关心。小林在巴金的心中有很重的分量。

  对儿子平等随和

  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,这里托人、那里找人,千方百计搞关系、走后门。唯有巴金,在儿子小棠大学毕业分配时,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。但在生活中,巴金与小棠的关系还是亲密无间的。巴金94岁的那年春天,他住在杭州,儿子小棠坐火车去看他,不料路上被偷了钱包。见到巴金,小棠开玩笑似的对巴金手一伸:“老巴金,赔我钱。”谁料巴金也不含糊,“你的钱被偷了,为啥子要我赔?”小棠强词夺理,“我是来看你,才被偷的。你得给我钱。”“我给你什么钱,你多写几部电视剧,钱就有了。”巴金回敬道。巴金知道,小棠有多部作品被改编,拍成了影视剧,他不缺钱。巴金和儿子的关系,就是这样平等、随和,令人羡慕。

  对外孙女倾情书写

巴金在《随想录》中,有三篇是专门写端端的,而且都是一气呵成。在巴金数以百万字的作品中,读者很难看到他写女儿小林、儿子小棠的地方,更不用说专门写了。但巴金却三写端端,不仅因为她是巴金最喜欢的外孙女,更是因为他为孩子的成长焦虑。巴金对下一代的关爱,由此可见一斑。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三里屯5号 CopyRight 2011-2013 All Right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 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64162264 邮箱:bjsltyz@sltyz.com 邮编:100027
友情连接: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
京ICP备05038995号